一年级下册的口算题在巩固上册2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核心拓展到100以内的加减法,并引入人民币的简单计算和时间的简单计算。这个阶段更加强调数位的概念(十位、个位)、计算的策略以及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以下是口算网总结的主要的题型类别及相应的解题技巧:
一、主要题型类别 (在巩固20以内基础上拓展)
1. 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基础铺垫)
题型示例:
`30 + 50 = `, `80 - 20 = `
`( ) + 40 = 90`, `60 - ( ) = 30`
看图列式 (十根一捆的小棒): 3捆 + 5捆 = ? 捆 -> `30 + 50 = 80`
核心:理解整十数加减就是几个“十”相加减。
2. 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 (不进位/不退位)
题型示例:
`34 + 5 = `, `67 - 3 = ` (个位直接相加减)
`25 + ( ) = 28`, `( ) - 4 = 73` (填空)
竖式计算初步 (强调相同数位对齐)
核心:理解数位,明确个位上的数只能和个位上的数相加减。
3. 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 (进位/退位) - 重点难点
题型示例:
`27 + 8 = `, `43 - 7 = ` (需要进位/退位)
`36 + ( ) = 45`, `( ) - 9 = 24` (填空)
竖式计算 (强调进位1写在哪,退位点怎么点)
核心:将上册的“凑十法”、“破十法”迁移运用到两位数的个位计算上。
4. 100以内两位数加/减整十数
题型示例:
`45 + 30 = `, `68 - 50 = ` (十位直接相加减)
`23 + ( ) = 53`, `( ) - 20 = 39` (填空)
看图列式 (十根一捆和单根小棒): 2捆3根 + 3捆 = 5捆3根 -> `23 + 30 = 53`
核心:明确十位上的数只能和十位上的数相加减,个位不变。
5. 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不进位/不退位)
题型示例:
`23 + 35 = `, `58 - 24 = ` (个位和十位分别相加减)
竖式计算 (标准格式,强调对齐)
填空: `42 + 16 = ( )`, ` ( ) - 13 = 45`
核心:熟练掌握相同数位对齐,个位加/减个位,十位加/减十位。
6. 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进位/退位) - 重点难点
题型示例:
`28 + 36 = `, `51 - 27 = ` (个位或十位需要进位/退位)
竖式计算 (熟练掌握进位1的书写位置和退位点的标记)
填空: `39 + 47 = ( )`, ` ( ) - 19 = 65`
核心:综合运用个位上的进位/退位技巧和十位上的加减法。
7.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两步计算)
题型示例:
`15 + 20 + 8 = `, `45 - 10 - 5 = `
`32 + 10 - 6 = `, `50 - 20 + 15 = `
简单的带括号改变顺序 (较少): `(18 - 9) + 7 = ` (先教运算顺序,括号概念初步接触)
核心:掌握运算顺序(从左到右),能分步进行准确计算。
8. 人民币的简单计算 (元、角、分的认识与换算)
题型示例:
单位换算: `1元 = ( )角`, `5角 = ( )分`, `1元 = ( )分`
简单加减:
同单位: `3角 + 5角 = ( )角` -> `8角` 或 `( )元( )角` (超过10角时)
不同单位: `1元2角 + 3角 = ( )元( )角` -> `1元5角`
`2元 - 5角 = ( )元( )角` -> `1元5角` (需要换算:2元=20角,20角-5角=15角=1元5角)
看图计算: 商品价格标签 (`铅笔 1元5角`, `橡皮 8角`),问买两样一共多少钱?
核心:掌握单位换算 (`1元=10角`, `1角=10分`),将不同单位换算成相同单位再计算,或按“元+元,角+角,分+分”计算并及时换算进位。
9. 时间的简单计算 (认识钟表,整时、半时、大约几时;计算经过时间)
题型示例:
认识时间: 钟面显示 `3:00`, `8:30`, `大约11时`
计算经过时间:
整时到整时: `从上午9时到11时,经过了( )小时` -> `2小时`
整时到半时/半时到整时: `从8:00到8:30,经过了( )分钟` -> `30分钟`
半时到半时 (同小时): `从9:30到10:30,经过了( )小时` -> `1小时`; `从10:30到11:30,经过了( )小时` -> `1小时`
*注意:一年级下册通常不涉及复杂跨小时分钟计算,重点是整时和半时的间隔。*
核心:理解时间概念,借助钟面模型或时间轴理解“经过时间”,掌握整时、半时之间的关系 (1小时=60分钟,半小时=30分钟)。
二、核心解题技巧与方法 (在一年级上册基础上深化)
1. 巩固数位概念 (十位、个位):
技巧:反复强调数字的意义(如`35`是`3个十`和`5个一`)。计算前先看清数字,明确哪一位和哪一位相加减。使用计数器、小棒(十根一捆)等直观演示。
为什么重要:这是100以内所有计算的基础,避免出现`23+5=73`(把5加到十位上)或`34-2=14`(从十位减)的错误。
2. 竖式计算规范与技巧:
技巧:
对齐:相同数位必须对齐(个位对个位,十位对十位)。书写要工整清晰。
进位: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这个`1`要写在十位数字的右下角(或正下方横线上方),表示是进上来的`1个十`。计算十位时,一定要加上进位的`1`。
退位:个位不够减时,从十位退`1`当`10`。在十位数字上点一个小点(退位点),表示借走了`1`。计算十位时,一定要先减去被借走的`1`,再用剩下的数去减减数的十位。
口诀(参考):“数位对齐,个位算起。满十进一,不够退一(当十)。”
3. 横式计算策略:
技巧:对于不进位/不退位的题,直接个位与个位、十位与十位相加减。
对于需要进位/退位的题:
拆分法 (推荐):将两位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分别计算再合并。
加法: `27 + 8 = (20 + 7) + 8 = 20 + (7 + 8) = 20 + 15 = 35`
减法: `43 - 7 = (40 + 3) - 7 = (40 - 7) + 3 = 33 + 3 = 36` *(此例更直观,但也可用退位思想:个位3-7不够,向十位借1当10,13-7=6,十位40被借走10剩30,30+6=36)*
利用凑十/破十迁移:专注于个位计算。
加法: `27 + 8`: 个位`7+8=15` (满十),向十位进`1`,个位写`5`;十位`2+0(如果没进位就是0,但这里进了1)`+1(进位)`=3`,所以是`35`。
减法: `43 - 7`: 个位`3-7`不够,向十位借`1`当`10`,`13-7=6`;十位`4`被借走`1`剩`3`,所以是`36`。
4. 人民币计算技巧:
技巧:
统一单位:这是关键!把元、角、分都换算成最小单位(通常是“角”或“分”),计算完再换算回复名数。
例: `1元2角 + 3角 = 12角 + 3角 = 15角 = 1元5角`
例: `2元 - 5角 = 20角 - 5角 = 15角 = 1元5角`
元角分分别计算:元加/减元,角加/减角,分加/减分。注意:角满`10`进`1`元,分满`10`进`1`角。
例: `1元2角 + 3角 = 1元 + (2角 + 3角) = 1元 + 5角 = 1元5角`
例: `2元 - 5角`: 2元没有角,需要借位。`2元 = 1元10角`,然后 `1元10角 - 0元5角 = 1元5角`。
口诀(参考):“元角分,兄弟仨。元大哥,角二哥,分最小。满十进,借一当十要记牢。”
5. 时间计算技巧:
技巧:
借助钟面模型:在钟面上拨一拨,数一数大格(1小时)或小格(5分钟/1分钟,一年级重点在小时和半小格即30分钟)。
画时间线:在一条线上标出起始时间和结束时间,数中间的间隔。
整时/半时计算:
结束时间 - 开始时间 = 经过时间 (单位是小时或半小时)。
例: `11:00 - 9:00 = 2小时`; `10:30 - 8:30 = 2小时`。
例: `8:00 到 8:30`: 经过 `30分钟` 或 `半小时`。
例: `9:30 到 11:30`: 从9:30到10:30是`1小时`,从10:30到11:30又是`1小时`,一共`2小时`。
6. 估算与数感培养:
技巧:在精确计算前,先估一估结果大概是多少(如`28+31`大约`60`,`55-18`大约`30`多)。这有助于发现明显的计算错误。
三、给家长和老师的建议
1. 强化数位概念:通过计数器、小棒捆、数位表等工具,让孩子深刻理解十位和个位的意义,这是100以内计算不出错的根本保障。
2. 竖式规范是关键:严格要求书写格式(对齐、进位1和退位点的位置清晰)。初期宁慢勿乱,养成好习惯受益无穷。
3. 算法多样化与优化:允许孩子用不同的方法(拆分法、竖式、心算迁移凑十破十)计算,鼓励交流算法。在理解的基础上,逐步引导他们选择更高效、更通用的方法(竖式是必学必会的)。
4. 联系生活实际:人民币和时间计算一定要结合真实场景(购物游戏、制作作息时间表、看钟表安排活动)。让孩子感受到数学的用处。
5. 加强口算练习:在理解算理、掌握方法的基础上,进行适量的、有针对性的口算练习(如专项练习进位加法、退位减法),提高速度和准确性。可以利用口算卡片、APP游戏、听算等形式。
6. 重视读题审题:题目信息更丰富了(文字、图、表格),要教会孩子提取关键信息(数字、单位、问题是什么)。特别是人民币题目要看清楚单位(元、角、分)。
7. 强调检查习惯:
计算后重新算一遍(用不同方法验算更好)。
竖式检查: 加法用减法验算(和 - 一个加数 = 另一个加数),减法用加法验算(差 + 减数 = 被减数)。
人民币、时间题目检查计算结果是否符合生活常识(如买一支铅笔不可能花100元,课间休息不可能是3小时)。
8. 耐心与鼓励: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是难点,需要时间和反复练习。多鼓励孩子的进步,对错误进行具体分析(是数位不清?忘记进位/退位?还是基本口算不熟?),针对性解决。
一年级下册口算的核心是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法(尤其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理解数位概念并熟练运用竖式计算,同时能将数学应用于人民币的简单计算和时间的简单计算等生活场景中。在巩固基础的同时,培养计算策略、规范书写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重点。扎实地过好这一关,将为二年级学习更大数的运算和更复杂的解决问题奠定坚实基础。
最新评论